课堂引领创新意 百花待灼续华章——第40届教学百花奖暨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活动纪实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27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育理论落地的肥沃土壤。上个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教育的春天随之而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博采众家之所长,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切实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教学试验,不断探索教改新方向。1984年,第一届教学“百花奖”揭开了全面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39届,成为附中课堂教学改革与试验的重要平台,更成为基础教育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了向百花奖一直秉持的“研究性”“创新性”“主题性”致敬,回顾其发展历程,展示教学“百花”的盎然生机,梳理新时期学校课堂教研成果,促进新时代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324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第40届教学百花奖暨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盛大启幕,各界同仁线上线下齐聚一堂,享受“聚焦跨学科、专注新突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教育教学的饕餮盛宴。

传承文化:兰风惠韵 隽永清歌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贯长虹的百人诵读拉开了第40届教学百花奖的帷幕。孩子们齐背意气风发,声如洪钟;点背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用最高亢的声音漫溯经典,用最昂扬的激情书写青春,纵然初一上学期背诵的长短篇古诗数量有限,但依旧用最执着的信念成长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以诗为友,以歌怡情,以心灵的富足与精神的洋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张威老师铿锵有力的吟唱逸兴横飞,激荡的旋律充斥在会场的每个角落;张巍老师悠扬婉转的领诵余音绕梁,洋洋盈耳。这是孩子们为第40届教学百花奖献上的一份厚礼,这是东北师大附中语文学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广大学生领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风采,丰富和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从而推进语文核心素养,营造书香校园。

图片

致敬历史:迭代重构 互嵌内生

东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明珠校区校长刘丽君老师在开幕式上代表附中致辞。刘丽君老师紧紧围绕东北师大附中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以教学“百花奖”的历史沿革和价值附加阐释了附中校本教研的发展历程:以服务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为初心,以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为旨归。通过主题教研聚焦课堂教学重难热点,依托方式创新激发教师教研内生动力,通过一体化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在教研互嵌中营造共在共生的良性教研生态,以主题迭代推动研究的整合、升级和优化。从而瞄准改革关键、引领改革方向,使得东北师大附中的校本教研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图片

研讨课例:聚焦跨学科 专注新突破

本届百花奖数学学科以跨学科综合实践和大单元教学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的路径。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李姝老师联合物理学科谢晓峰老师,以“古塔截面重心的确定”为任务,带领学生通过对古塔形变修复方法的了解,结合物理学科对物体重心的定义及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数学抽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强了学生学科知识融合应用的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能理性思考、综合分析、科学解决,很好地诠释了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的宗旨。

图片

英语学科李晶老师联合体育学科孟晓光老师、生物学科刘伯优老师、心理学科王晓蕾老师,共同在本次百花奖上进行了一次前瞻性的大胆尝试。以英语听、说为主体的跨学科实践课程,依托“健康”话题,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以“习惯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和“情绪与健康”四大板块为主线,围绕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开展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活动。在内容组织形式上突破了单一学科的知识限制,转向利用学科间综合内容设计课堂活动。以英语教学为主体,整合体育、生物以及心理学科知识,开发基于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观念、大主题和大任务的主题学习活动。在教学方式上,从学科知识教学形态转向跨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形态,探索主题式、探究式、任务型和问题解决等综合教学方式。力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善学习体验,促进深度学习,发展跨学科核心素养。

图片

第三节研讨课例《画外“清音”弦外“景”》是音乐、美术跨学科创新融合课程,美术学科张辉老师、音乐学科孙庆龙老师在课程内容上遵循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围绕音画交融的主题,通过“通感联想”的方式,探索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间的交错和联系。

这节音美融合课程从两条主线进行:第一条主线是“颜色与音色”,通过莫奈的《里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中丰富的色彩和音乐中不同乐器演奏的音色之间通感联想,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语言和绘画语言初步感知音画交融,能够结合自身审美能力、情感和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知识进行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的转换,初步感知和理解艺术之美;第二条主线是“节奏与韵律”,赏析中国画作品《福禄满堂》中图形语言表达出的节奏和韵律,体验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三段舞蹈和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语言和绘画语言进一步地体验音画交融,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和传递艺术之美。

图片

音美融合课程,除了引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艺术实践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除了情感、经验和想象力之外,“文化积淀”的重要性,即学科文化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艺术审美体验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内化为审美能力,这也是画外“清音”和弦外“美景”真正的意义所在。

专家引领:拾级而上 终可拿云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从高位引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新时代教育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以不同学科跨学科实践活动为典例,评议了三节融合课的优长。吕教授强调:跨学科实践是一种将学习置于真实、复杂、有意义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或观念进行问题解决,实现单一学科不能达成的目的,如解释现象、完成任务、创造作品等,以促进学科理解和跨学科理解,培养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学习方式。跨学科实践要以情境化、整体性、建构性、实践性、开放性、照应回馈六大表征,聚焦主题,以大概念为依托,思考与学科内容的关联、与经验的关联,从而规划跨学科的“点”与“度”。

 

图片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今天,我们致敬百花奖,致敬附中老教师们。明天,我们将以第40届教学百花奖的盛大落幕作为东北师大附中校本教研新征程的序章,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为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