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东北师大附中承办第六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教育家成长联盟”全国五次会议开幕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1

10月1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东北师大附中、《未来教育家》杂志、中国知网承办的第六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教育家成长联盟”全国五次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吉林省人民政府安立佳副省长、高材林副秘书长,吉林省教育厅李晓杰厅长,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赫坚书记,吉林省教育学会王青逯会长,长春市人民政府贾丽娜副市长,东北师范大学常青副校长,长春师范大学校长、吉林省教育学会刘春明副会长,吉林省艺术学院院长、吉林省教育学会张东航副会长,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刘庆峰董事长出席了本次论坛。10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杨银付秘书长主持。

10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钟秉林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常青副校长、长春市人民政府贾丽娜副市长分别致辞。

1.jpg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致辞中表示,教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一定来自实践,来自课堂,是课堂真实的感悟、真实的发现。在长期积累过程中才能“析出”思想,厚积薄发,逐步成长为“名师”和“教育家”。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学,所谓“教育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这个命题朴实无华,却道出了教育家成长的规律。钟秉林指出,作为人才培养重要载体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彰显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实现这些任务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2.jpg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常青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常青在致辞中简单回顾了东北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做法。建校七十三年来,从上世纪50年代的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到80年代走出的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再到如今启动实施的“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东北师大始终秉承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一直为我国基础教育界培养大量优秀的教师。同时,常青副校长表示,“未来,东北师大将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扎扎实实的推进教师培养工作,书写属于东师的奋进之笔,培出养更多的创新型教师和未来的教育家,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3.jpg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贾丽娜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贾丽娜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意志。“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制定地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加强中小学省级、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支持优秀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养造就一批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的名师名校长。”

4.jpg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李政涛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李政涛率先以《让理论活在课堂里》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在报告中,李政涛表示,上课是一种实践,是教育实践最基本、最日常的方式。上课是一种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方式方法。“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是活的教育理论’,因此课堂就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地,是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场,是理论与实践交融共生的土壤,更是教育家成长的家园。”同时,李政涛认为,还应该从自己身份的角度入手去理解于漪老师提出的“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这一理念。最后,李政涛表示,作为老师最应该向于漪老师这样的教育家学习如何成长。“虽然说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人人都可以走向教育家,关键是走向。走向的过程就是树立学习标杆的过程。教育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的参照系,你跟他学习就是在跟精神上光明的人学习,就是跟最具有强大的生命能量的人学习,走向的过程,就是明晰教育理想信念的过程。”

5.jpg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 杨瑞清

接下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从自己的办学实践出发,以《并肩携手,行知教育实验再出发》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在杨瑞清校长的报告中,质朴平实的话语,平凡简单的校园故事让与会老师们听得如痴如醉,深切、真实地感受到该校名称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主旨报告环节后,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主持的特别访谈环节围绕“修炼教育家精神,锻造专业定力”展开。在该环节,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资深编辑,编审包春莹、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丁伟、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兰保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数学教育博士杨玉东,从学习者、见证者、实践者、研究者的角度,回忆自己与师傅的故事,感受师傅的情怀、精神、品格,共谈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6.jpg

特别访谈环节

10日下午的会议由《未来教育家杂志》副总编辑陈盼主持。分为微研究报告、主旨报告和主题报告三部分内容。

7.jpg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杂志总编辑 刘堂江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杂志总编辑刘堂江作微研究报告:教育家与规律个案研究——人民教育家于漪“八大成长基因”。报告中,刘堂江总编辑从于漪老师的成长故事中提炼了八大成长基因:薪传师道、民族铸魂、目中有人、生命歌唱、选择高尚、极致追求、教育自信、自我超越。刘堂江表示,于漪老师的成长基因,有精神成长系,有专业成长系,相互之间都有逻辑关联,可谓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具有全面、深入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他希望更多的有兴趣之士加入研究行列,让于漪的教育家成长规律发扬光大,唤醒、启迪、激励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接下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柳海民作了主题为《教育家的特质》的主旨报告。柳海民教授从爱教育、懂教育、思教育、做教育四个方面生动的阐释了教育家的特质。他指出:爱教育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重要前提,懂教育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专业素养,思教育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独到品格,做教育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实践确证。最后,柳海民教授向广大教师倡导了“为教育事业立心,为学生发展立命,为优质教育创新理,为教书育人开未来”的教育使命。

8.jpg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柳海民

9.jpg

大会现场

10.jpg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主持会议

会议最后,由东北师大附中教师团队作了题为《扎根课堂,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的主题报告。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博士报告的题目是:扎根课堂,不忘师生共同成长的初心。他以学校的历史为出发点,总结出:课堂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附中从建校之初就确立的核心文化,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是附中始终走在基础教育前列的秘诀。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等新时代背景下对课堂的内涵作了全新的思考,提出了新时代课堂应具有教与学生成、师与生相长两个重要特征。在新思考的基础上,邵校长介绍了东北师大附中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新时代 “五以”课堂教学思想体系。物理学科正高级教师卫青山报告的题目是:扎根三尺讲台,凝练教学思想。他详细的介绍了以自己30余年的教育经验为基础提炼出来的智慧课堂“五环”教学模式。语文高级教师唐雪晶报告的题目是:深耕语文课堂,浸润立德树人。她在报告中与大家分享了“三与”“四适”分享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化学高级教师孙磊报告的题目是:学术引领,课堂创新。他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及成长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课堂创新实践。

11.jpg

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

12.jpg

东北师大附中物理学科正高级教师卫青山

13.jpg

东北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唐雪晶

14.jpg

东北师大附中化学高级教师孙磊

第六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教育家成长联盟”全国五次会议第一天正会会程圆满结束,与会代表在大会营造的学术氛围中,充分的感受到:扎根课堂,成长为未来教育家,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使命在肩,时不我待。